柘荣县慈善总会
ZHE RONG CHARITY FEDERATION

老红军夫妇的心愿

作者: 柘荣县慈善总会 时间:2017-01-22

当我走进北京空军干休所那栋住宅楼,当我乘电梯到达7楼,当我挨门寻找我要找的那个单元的时候,我感到有点意外。

这就像是一栋普普通通的居民住宅楼,普普通通的居民住宅,建成应该有二三十年了。

我要找的这户人家,这对老年夫妇。一位是1934年13岁时参加革命的正军职以上的老红军;一位是15岁投身革命的离休老干部。

我知道,一些同样级别甚至比这对老夫妇资历浅得多的离退休军队干部中好多人住的是独栋小楼,有着很优越的居住环境。

……

   他们这一层楼,至少住了7户。我看了跟前一户人家的门牌,得知我要找的那户人家在楼道的另外一头。向那里走时,忽然看到一位戴着眼镜的老妇人双手紧握可推行的长方形拐杖,急急地朝我这边走来,老人身后跟着一位中年妇女,一直从身后拽着老人的白汗衫,显然是怕老人摔倒。

这就是我要拜访的颜秀林老人!

我上楼前给她家打过电话,老人显然知道我上来了。

“你是李老师吧?”老人问我。

果然是颜秀林老人。老人这样行动不便还亲自迎接我,令我感到十分不安。

我紧跟在老人身后往她家里走去,从背后看见她身上的白汗衫已经被汗水浸湿了……

我这次来老人家是来协助老人实现她的一个心愿。

前几天,我接到一位名叫贺舟群的先生打来的电话。他说他从中华慈善总会那里打听到我,他的母亲要捐赠一些《慈善读本》,向我询问落实捐赠相关事宜。

我与贺先生交流,得知他的母亲颜秀林是一位八十多岁的离休老干部,因为身体有病行动不是很方便,不能直接到慈善总会捐款。我决定安排好时间到老人家里,当面询问老人的捐赠意愿。同时,向老人介绍《慈善读本》捐赠和“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的情况。并特意带了3本有这方面活动内容介绍的《慈善》杂志。还事先快递给颜秀林老人两套《慈善读本》。

去之前我想,这位离休在家且行动不便的老人有着怎样的经历,她是怎样知道《慈善读本》,又为什么捐赠《慈善读本》呢?

我想我应该在网上查一查,或许能查到老人的一些情况。

我在百度网上搜索“颜秀林”这个名字,即刻看到了有关颜秀林的不少情况。不过,颜秀林总是和“贺芳齐”这个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条消息说:“1999年北京空军离休干部、老红军贺芳齐和夫人颜秀林捐资10万元人民币在湖南省溆浦县金蒲村捐建一所小学。”再一条消息说:“2008年2月2日下午,在潘家园街道‘爱心家园’前,一对银发苍苍的老红军夫妇抱着棉衣、棉被,相互搀扶着来到为灾区献爱心的捐助站,向灾区人民捐赠了2000元钱和2床棉被、5件棉衣、3件毛衣。通过了解,这位老红军叫贺芳齐,今年八十六岁,是全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委员、全军优秀离休干部、空军先进老干部,老伴颜秀林也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党员。”

我再仔细查看,得知贺芳齐是1934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那时他只有13岁,却有着多年放牛、砍柴、打猪草、打短工、卖苦力的经历了。他从老家湖南省溆浦县金蒲村出发,翻越两座大山,步行70多里路后找到革命队伍自愿参军入伍。贺芳齐经历过两万五千里长征,一生征战无数、屡立战功,是荣获过“八一勋章”“解放勋章”“红星勋章”的战斗英雄、优秀指挥员。他33岁当师长,是当时我军最年轻的高级干部之一。1955年,周恩来总理任命贺芳齐为我国导弹部队第一任政委,他受命带领一大批军内高级知识分子组建了我国地对空导弹部队,就是这支部队打下了美国入侵我国的U2侦察机。这支部队战功赫赫,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及军委的通令嘉奖。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时,又是他率领部队冒着余震最先冲进灾区,救出了不少灾民和伤员。在这位老红军身上还有一件令人称奇的事情,就是他一生大半时间在枪林弹雨之中,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可一直冲锋在前的他多年来竟然毫发无损,没负过一次伤。

贺芳齐的夫人颜秀林在解放战争中参加革命,进入革命队伍时她还是一个15岁的少女。参加革命前,颜秀林曾在共产党在山西办的学校读书,一边学习一边和阎锡山的队伍打游击。参军后,颜秀林一直在贺芳齐所在部队,她机灵勇敢又和气善良,还特别爱学习。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战火中颜秀林与优秀解放军指挥员的贺芳齐相识、相爱并结为夫妻,在枪林弹雨中并肩战斗、共同生活。他们或许没有青春的烂漫,却有着共同的志向、忠贞不移的情感。

我在网上搜到他们夫妇年轻时的一张合影。贺芳齐一身戎装,脸上、眼里虽有军人的刚毅和威武,但更多的是憨厚、和善。我注意到他有着和如来佛祖相似的耳朵。坐在贺芳齐身边的颜秀林留着短发,上身穿中式夹袄,一身一脸的文静和清秀。

……

我一遍又一遍地阅读着颜秀林与贺芳齐的有关资料,心底不由得升腾起对两位革命老人亲切异常的敬仰之情。

这样的革命老人热心慈善并不奇怪,但老人如何得知“《慈善读本》捐赠”这件事对我来说依旧是个谜。

贺舟群给我打电话时,只说到了他的母亲颜秀林,并没有提及到他的父亲贺芳齐。我推算了一下,这位老红军应该近90岁高龄了。老人现在身体状况如何,他会在家吗?

我随颜秀林老人走进她的家。这是一套很简朴、很干净的老式单元房。我随老人走进她家的客厅,护理人员扶着她坐在单人沙发上。我则坐在她旁边的双人沙发上。

我从包里拿出最近三期《慈善》杂志,刚要向老人介绍杂志中的有关内容,老人便拦下我的话说:“我这里有《慈善》杂志,这几期都有。”老人看着我拿在手中的《慈善》杂志,平静安详。

我一愣,问:“您的《慈善》杂志……”我是想问老人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得到《慈善》杂志的,话音未落,忽然有人走进这间客厅,站到了我的面前,微笑地看着我。

啊,是老红军贺芳齐! 

真的是这位老人。老人身体硬朗,腰板依旧挺拔;行动利落,腿脚依旧敏捷自如;满面红光、精神矍铄,完全不像90岁高龄之人。只是眉宇间很难再现军人的强悍、威严,倒像是笑容可掬、人人喜爱的弥勒佛。

我忙站起身和贺老打招呼、握手。

“这就是李老师。”颜秀林老人在一旁介绍。

贺老显然事先就知道我的情况了。他冲我笑着,指着他的老伴儿对我说:“她有你们《慈善》杂志,从创刊时就有,都存着了。”

颜秀林老人也对我说:“十多年前,我到中华慈善总会捐款,你们送了我一本《慈善》杂志,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订阅了。”

这时我才注意到,我面前茶几上有一摞书报,最上面就是一册《慈善》杂志。从杂志的封面就可以看出,那本《慈善》杂志已经被多次翻阅了。

我心里好激动。作为《慈善》杂志的执行主编,作为自这份杂志创刊就为之服务工作的人员,我觉得眼前这两位忠实的老读者给了我一种特别的奖赏、特别的鼓励和鞭策。

我问颜秀林老人:“您就是从《慈善》杂志上得知《慈善读本》的有关情况吧?”其实,这是一个明显的事实了。

颜老做了肯定的答复,并说:“《慈善读本》小学版我已经看完了,正在看初中版。确实很好,阅读这样的书对中小学生确实大有好处。”

接着,她便向我说起他们要捐赠《慈善读本》的具体学校。先说她的老伴老红军贺芳齐家乡的学校:湖南省怀化地区溆浦县小横垅乡金蒲村小学和溆浦县一中、溆浦县二中;再说到她的家乡山西省汾阳县桑枣坡村小学和栗家庄村中学。另外还说到要捐赠给吕梁地区方山县贺龙中学。还说,剩余的要捐给当地的教育局、慈善会,请他们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安排。

颜老和我说这些时,完全凭她的记忆,手中没有任何资料。

我知道山西省汾阳县是颜秀林老人的老家,除老家的学校之外,她和老伴儿还要捐赠给吕梁地区的贺龙中学。我想这是因为贺老曾是贺龙元帅的部下,与贺龙有着很深的感情。

我向贺老说出了我的猜测,贺老笑着说:“我参军就在红二方面军,就在贺龙的部队。”

战争年代,贺芳齐曾多次得到贺龙的直接关怀、教诲和赞许。

 

颜老和老伴儿决定捐赠《慈善读本》时,并没有看到《慈善读本》。她说她和老伴从《慈善》杂志上看到《慈善读本》和慈善文化进校园有关情况的介绍,确认这是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出于对《慈善》杂志的信任,老两口便决定向贺老的家乡湖南省怀化地区中小学和颜老的家乡山西省汾阳地区中小学和吕梁地区贺龙中学及两个地区慈善、教育部门共捐赠一万册《慈善读本》。

我是前两天刚刚给颜老寄来《慈善读本》的,没想到这样短的时间里,老人家就已经仔仔细细读完了一本。这两三天里,贺老在老伴儿读《慈善读本》的同时,也认真地翻阅了初中版、小学版两个版本的《慈善读本》。

看着这两位为中国革命事业、建设事业和慈善事业都付出过,并继续做着巨大贡献的老革命。看着他们和善、质朴、慈祥的面容,我只觉一股股暖流从心底涌起。

我和两位老人说起,这十多年来他们在支援教育、扶危济困方面的奉献,他们为新中国慈善事业所做的贡献。两位老人很平静地说,他们的一切都是人民给的,应该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人民。

贺老又笑了。老人家一说话就笑,笑得一脸阳光:“我们都老了,对于孩子们来说我们都是‘古代人’了。我们现在已经休息了,不工作了,对国家没有什么贡献了,可国家依旧给我们工资,照顾着我们。我们只能做这些了……”他把手中的《慈善读本》扬了扬,继续说:“这是本好书,孩子们读了以后都做善良的人,好啊!”

颜老说话时总是显得很认真:“一百个收到这个读本的学生,只要有一个有了收获,我们的愿望就达到了。这些孩子们对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会起好作用的。”

我了解到,两位老人离休二三十年了。比起现在的高级干部,他们的离休费并不高,可两位老革命还是觉得国家、社会给自己的太多了,而自己对社会的贡献还不够。他们总是节省下不多的生活费支持教育、帮助困难群体。1998年夏秋之交长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之后,颜秀林代表两位老人到中华慈善总会捐款,并从此与我国慈善事业结缘。1999年,他们倾囊捐出全部积蓄10万元,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实实在在的颜秀林老人说:“那时我们虽然没有了任何积蓄,但我们还都有离休费,都有生活保证,所以觉得应该捐这些钱,也非常高兴捐这笔钱。”

我注意到,两位老人的家里,除了客厅墙上一台不大的平板电视,所有家具、摆设恐怕都有三十年以上的历史。简单、质朴是两位老革命家最鲜明的特点。

面对两位老人,我内心一直无法平静。我想我也应该从新审视自己,更应该用老人家的境界、精神激励自己。

两位老人年事已高都已经离开了他们战斗、工作的岗位,但多年来他们一天都没有停止为人民做好事,一天都没有停止为社会为时代奉献,一天都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和思考。

八十岁的老革命颜秀林去年得了一场大病,身体不是很好,但她每天坚持读书看报,每日每时都关心着社会上的大事,关心着我们国家青少年的成长,关心着国家的未来。如果不是这样,她也不会想到要和老伴儿一起向中小学校捐赠《慈善读本》。

九十岁的老红军贺芳齐更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杰出典范。走进贺老的书房,就会看到一面墙的书柜里装满了各类图书。贺老微笑着指着书柜说,这最上面一层是包括政治经济学一类政治理论书籍及马恩列斯、毛泽东等伟人的著作,有些还是解放初期由军队配发或自己购买的。这些书籍贺老不但反复阅读多次,而且一直很好地保存着;中间一层放满了包括文学历史名著在内的文学、历史、军事类书籍;下面一层则多半是当代的新书。

书柜旁贺老的书桌上也摆着一摞书,最上面是贺老每天都要吟诵的诗词歌赋。总是面带微笑的贺老随时都能抑扬顿挫地背诵我国的古典诗词。

多年来,贺老不仅一直坚持读书学习,而且笔耕不辍,写了大量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好文章,其中有军人道德随笔、人生经历感悟;有战争年代的深情回忆、保家卫国的真实记述、抢险救灾的总结与思考。2008年,贺老86岁高龄时,出版了洋洋几十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红星闪闪》。这是一部在社会上产生良好评价和广泛影响并对广大读者有着生动教育意义的好书。这部书内容丰富、资料详实、文笔流畅,对所涉及的史实和一些重大问题的观点表述准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教科书”。

阅读贺老的文章,发现其中许多都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文。我仔细品读,眼前不禁又浮现贺老吟诵诗歌时悠闲自得的神态。

贺老说:“战争是残酷的,也是无情的,但红军战士的眼里战争绝对不只是流血牺牲,他们也会懂得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牺牲精神固然重要,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更是红军战士战胜困难的重要法宝!如果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在革命斗争中缺少了这种乐观主义精神,是不可能取得革命最后胜利的!”

文武双全的老红军老将军贺芳齐当兵前没上过一天学,是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文盲。到部队后,指导员问他叫什么名字,并让他写下来。他说了自己的名字,并对指导员说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一个字都不会写。指导员便拿起一截树棍在地上写下了“贺芳齐”三个字,并说:“记住,这就是你的名字。”贺芳齐仔细端详地上这几个字,并拿起树棍模仿起来,一会儿就能写自己的名字了。可实际上,他在老家的名字是“贺方奇”,家乡同辈人中间的“方”字都是这个方正的“方”。他本名叫“奇”奇怪的奇。可指导员教他写的“贺芳齐”这个名字却跟了这位老红军一生。关于这个名字,几十年以后还闹过一场小笑话。家乡亲人心中挂念着这位老红军,上世纪80年代末,给他寄来了一包家乡的农副产品。他拿着离休证到邮局去取,人家一看,说:“名字对不上,取不了。”贺芳齐详细地和业务员讲了名字的来历,但人家业务员不通融,并说这是规定,任何人也不能破坏。贺芳齐只好到干休所开了证明,才把邮件取了出来。

红军部队中非常重视提高战士的文化素质,贺芳齐对学习文化知识一直有着强烈的渴望和兴趣。在紧张、残酷的战斗中,贺芳齐一直抓住各种机会学习文化知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行军途中,每个战士都背个小纸板,上面写着部队教员新教的词语,如: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打土豪、分田地等等。大家一边行军、一边读。贺芳齐学习得非常认真,记得快记得牢,没有进过学校的贺芳齐对学习文化知识那真是如饥似渴。后来,红军有了自己的识字课本,贺芳齐更是爱不释手。如今,他还非常清楚地记得课本的每一页内容。红军到达陕北时,贺芳齐已经能看懂通知、宿营报告、红军出的报刊杂志和墙报了。贺芳齐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刻苦学习,战斗、指挥、管理等各方面能力提高很快, 1938年,他已经成为三五八旅四团教导队队长了。

贺芳齐的成长和进步引起了贺龙的注意,一天,贺龙对走在他身边的贺芳齐说:“贺儿,别总跟着我了,我看你行,长大了能成才,这样吧,我送你上学去。你愿意不愿意呀?”贺芳齐立刻敬礼说:“我愿意!”就这样,贺芳齐到了抗日军政大学,专职学习三年。毕业后,成了抗大七分校的支队长,再后来又调到西北军政大学任大队长兼政治教员。

贺芳齐爱学习,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是他永葆革命青春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从13岁参军到如今过着离休生活的77年间,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国后的和平年代,从未停止过学习,他把所学的知识无私地奉献给人民解放事业和国家建设事业。贺芳齐至今还保留着一张多年前的汇款单,那是上海一所军事院校请他讲课后,寄给他的讲课费。贺芳齐没有去取这笔钱,他觉得自己的知识是党、军队和人民给的,应该无条件地奉献给社会。全国各地有许多单位都请贺老讲过课,无论是讲军事还是讲革命传统,贺老从来没收过受益单位任何的钱和物。而且对所有请他支持、帮助的单位和个人他都会非常热情伸出他依旧十分有力的援手。比如军队建设发展网站时,每次请贺老出面,贺老一定是有请必到,而且总是认真了解情况,积极提各种建议,毫不含糊地完成好网站交办的任务。已经九十岁高龄的贺芳齐却还要学习互联网的知识,这实在令人肃然起敬。

提起爱学习的老红军贺芳齐不能不说他的老伴儿、他忠实可靠的革命伴侣颜秀林,他们有着共同的志愿,一样爱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在战争年代,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一边战斗一边学习,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和平年代,他们紧跟时代步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为人民做出了新的贡献;离休以后,他们依旧在一起学习新的知识,关心时事关心社会;他们一样善良,一样乐于为社会为人民特别是为青少年一代奉献爱心。两位革命的老前辈一生简朴,多年来一直省吃俭用,用节省下来的工资,扶危济困助学。现在,他们又想到为家乡的中小学生捐赠《慈善读本》,把自己的爱心、希望寄托在“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中,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乐于助人的慈善意识,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将来成长为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栋梁之才。

现在,我正在研究记述整理新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我想,像贺芳齐、颜秀林这样热心慈善的老红军、老革命,这样平凡又不平凡的街道社区居民,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


爱心捐款 更多

  • 头像姓名金额日期
0.01元 05-19
匿名 0.01元 05-19
Sm* 0.01元 05-19
Sm* 0.01元 05-19
J 0.01元 05-19
J 0.01元 05-19
J 0.01元 04-07
J 0.01元 04-06
J 0.01元 03-29
J 0.01元 03-28
J 0.01元 03-28
J 0.01元 03-28
Sm* 0.10元 03-27
Sm* 0.10元 03-27
匿名 0.01元 03-27
匿名 0.10元 03-26
匿名 0.01元 03-26
J 0.01元 03-24
朱广* 0.10元 03-24
匿名 1.00元 03-24
J 0.01元 03-24
J 0.01元 03-22
J 0.01元 03-16
J 0.01元 03-16
匿名 0.10元 03-16
匿名 0.10元 03-16
J 0.01元 03-16
J 0.01元 03-15
J 0.01元 03-13
匿名 0.10元 03-13
匿名 0.10元 03-13
J 0.01元 03-07
J 0.01元 03-07
J 0.01元 03-07
匿名 0.01元 03-07
J 0.01元 03-07
J 0.01元 03-06
J 0.01元 03-06
J 0.01元 03-06
J 0.10元 03-06

捐款项目更多

柘荣县慈善总会 版权所有 电话: 0593-6198287
闽ICP备1700015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92602000123
技术支持: 福建众联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